* 推薦序-陳振遠:重仁兄的退休雖引起不少議論,但他自己卻雲淡風輕地說:「人生的歷程當中,任何一件事都不是最後的結局不需要去抱怨誰,我們用成就證明自己就好了。」

看到這句話,真得好感動。

 

[做自己]

不要過度依賴家庭。我常看到很多父母太寵愛小孩,每件事都弄得好好的,小孩只要在房間打電腦,什麼事都不用做。如果你是那個被寵愛的小孩,應該要激勵自己,脫離那個被你依賴的環境…否則,你會愈來愈害怕吃苦。很多人出社會後找不到好工作,就開始抱怨,怪學校沒教、怪師長沒講,但不是這樣的。別人沒教,你可以自己去學,很多事情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夠走出來。

去打工、去體驗任何能體驗的事物,真是太太太重要了。做過才會懂,生活大不易呀。

 

會成功的人多數擁有一些共同的特質。第一是態度,做事的態度、做人的態度,你會感覺這個人是有熱情的。如果沒有熱情,即便有再好的才華,也會遭遇很多困難。他凡事無所謂,你講什麼,他聽聽就算了,你會想,既然這樣,就不要把太多事情交給他做。

    第二個特質則是品德,就是生活的態度。一個人花天酒地,跟三教九流的人交往,我會覺得事情交給他比較危險。若是很有才華,但經常收人家回扣、接受招待、在外面搞男女關係,這種人你無法信任他。

    此外,我鼓勵大家一定要有學習的精神。無論做什麼事,熱情很重要,但要如何去激發熱情?就是養成習慣;養成什麼習慣?養成喜歡觀察、學習的習慣。任何事都要從學習開始

道理很簡單,但真正做到的人卻少。

 

看人家賣什麼我就賣什麼,這個不叫機會,而是一種想像。很多人賣蛋塔、炸雞排,看起來好像很容易,結果都是失敗居多,因為他們把它想得太簡單了。 

 

語言的學習方式,我的說法是:要像「刻字」一樣,把它刻到腦海裡。或者說,語言要靠壓榨的方式,把它壓進你的大腦…『凡事徹底』,用整個生命去學習,才有可能學得好。…如果只是輕輕地學,永遠都學不會

    …就像新鞋會磨腳一樣,你每天說穿,穿久就會合腳了。我也常用交朋友來做比喻。我對這個人有點印象,但名字和臉總連不起來,那是因為你很少看到他,所以只停留在「似曾相識」的階段。若是天天見面,你不但會知道他的名字,連個性也會一清二楚。

 

 什麼叫做國際觀?你只是到此一遊,拍了很多照片,但是對那個地方一點都不了解,那個不叫國際觀。…融入當地的生活…真實去體驗之後,思考的面向會變得很寬廣,不會那麼狹隘。…很多事要用心去感受。感受,是最容易留下來的。

 

[做人]

 《心經》的第一句就是「觀自在」,那是什麼意思?就是觀看自己,關照自己的情緒,把心中負面的雜念、煩惱逼出去,設法不要想它,只專注現在的呼吸就好。

 

人為什麼會焦慮、有情緒?那是因為太重視自我,對很多事太計較,覺得不公平、很委屈、很生氣。例如,我對一個人很好,他如果對我好,我就開心;對我不好,我就不高興。不高興是一定的,但還是很轉換,他是他,我是我,否則會被情緒牽著走。佛家不是講:「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。」你認為是別人不對,但你因為這樣,而要背負這種痛苦,那又何必呢?

    我剛退休時,大家有很多議論,每個人看到我都替我感到生氣,但是我沒有那麼生氣,反而都還安慰大家。我知道她們心裡是憤憤不平,但其實不用那麼想。人家關你一扇門,上帝會為你開扇窗。甚至,你也不要眷戀,想到以前管幾千億的事業,員工這麼多,就覺得自己很偉大或是想要去抗爭什麼。到最後,你自己會很累。

    …很多事不用太過鑽牛角尖,天無絕人之路,有心努力,自己去充實,就不會覺得無路可走,「境隨心轉」就是這個道理。人生的歷程當中,任何一件事都不是最後的結局,不需要去抱怨誰,我們用成就證明自己就好了。另一方面,假設有人向你抱怨或說你不好,就像是丟了一個垃圾給你,你要趕快把它丟到垃圾桶,不要認真地抱著不放。如果一天到晚在想那件事,你就是「抱著垃圾」。

狡兔死,走狗烹。

沒錯,我就是從他們砍殺老臣開始抵制統X的啦 (丟筆) <--這樣對待功臣的企業,能對顧客誠信?能好到哪去?白毛相信我都不信;現在是資訊流通的二十一世紀,還來古代帝王思想家天下那一招?你…LAG了嗎?

 

 我常聽人家講「人脈」這件事,對我而言,這些朋友就是我的人脈吧!其實,人脈有很多種,一種是結交永久的朋友;另一種是認識恨多人,政商關係良好,感覺很吃得開。沒什麼好或不好,端看人的個性,也看你自己想要的是哪一種人脈。

    …把事情做好,顧客喜歡你的服務,自然會來買東西,不用到處找客人、拜託人家。事實上,所為「認真經營人脈」是指用真誠去對待人吧。單純地和對方保持很好的友情,而不是為了某個特別利益去建立關係,因為後者通常都不會持久。

    …有能力和人溝通,不只站在自己的立場,也要站在對方立場,以體諒的心情和人相處。日後當你遇到困難,若有人能幫你一把,事情會順利許多。

 

 這是不是你要待的環境。「良禽擇木而棲」,自己要有所選擇。…若是好夥伴、好老闆,就在一起,不合就分開,不用刻意去為難誰或懇求誰,也不需要去跟人家樹敵。…有時候,你必須適時地說「不」,事情開怎麼做就怎麼做,不要怕別人因此不喜歡你。

 

我常告訴大家「體驗」的重要,那是因為很多事情光講是不行的,書本上教的也沒感覺,一定要去實做、去體驗才可以。我們講一個人的「閱歷」很豐富,就是指他的人生有很多體驗。

    …上甲晃先生透過「青年塾」用心培養年輕一代…如果是前進災區訪視居民或幫忙清掃,就要自己做飯吃,自我安頓,而不是等著別人為你服務

    這個就是體驗,可以培養一個人的獨立性及抗壓性

 

找到願意「不計回報」去做的事。

 

熱情其實是可以教的,關鍵就在「現地現場」。「親眼所見、親耳所聞,那個經驗是刻骨銘心,一生都無法忘記的,」他(上甲晃先生)接著說道:「你無法再置身事外,會自然燃起一股必須做點什麼、改變現況的熱情。這就是立志的起點。」

 

* 當父母的人給小孩機會(體驗)是應該的,最後結果則要看他們自己的造化。…現在很多年輕人無法處理失敗、挫折,其實跟父母有很大的關係。…養育小孩是上天賦予我們的責任,當小孩長大了,就變成獨立的個體,你要懂得放手,而不是一直把他掐在身邊。他們不是父母的所有物或財產,不要什麼事都幫他做決定,否則他很容易變得沒有主見、沒有自己的想法。若是小孩遇到挫折,也不用一直給他「惜惜」,你看他還算可以,沒有問題,就讓他自己去療傷。

 

 

<待續>

arrow
arrow

    恩比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