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營事業和騎自行車一樣,踩一步就進一步,你不踩就倒掉

經營事業總脫離不了創造獲利,自我感覺良好的天馬行空想法,就算再怎麼吸引人,如果沒有消費者願意買單,一點用處都沒有。

打品牌若要成功,不可能一朝一夕,也不能再抱著只想獲利的短線思考,更必須為產品品質徹底負責…做品牌不能學別人。

 

在公司內部,我最怕遇到的主管,就是叫他做什麼,他就做什麼,雖然配合度很高也很認真,但我交辦給他的事,往往做出來的成果,跟我要的不一樣,經常會走樣,甚至只成為message boy(傳令兵),問題就是出在太聽話、沒有見解,所以在執行過程中極容易受影響。

    相反的,若是有自己想法的主管,把事情交辦給他,該怎麼做他會來跟你討論,提出相對的不同意見作為參考,並一起找出共識,還會階段性報告進度,階段性溝通並回饋意見,反饋分享給組織,讓大家更好做事,更可以掌握勝算。

 

自己有自己的潛能,要盡全力開發出來,在還沒開發出來之前,你會以為碰到天花板,但最重要是把事情做出來只有做出實績和成果,你才會看清楚自己的能耐在哪裡。…潛能只有自己看得到,沒有做出來,就連自己也不會知道。

聯想到聖嚴法師說的:「踏實地走一步路,勝過說一百句空洞的漂亮語。」真正把事情做出來,真得很重要。

 

* 人有時候糊塗一點,反而可以突破上限。

聰明難、糊塗尤難、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,放一著、退一步、當下心安,非圖後來福報也。(難得糊塗-鄭板橋) 境界太高,尚須學習。

 

* 很多年輕人在選擇工作時,喜歡挑感興趣的事情做,但我也要提醒,興趣是一回事,事業又是另一回事。小時候有興趣的事情,不見得會成為後來一生的職業。我認為,在生涯過程中,有做出什麼了不起的事情,或受到大家肯定,有成就感,就會產生興趣

    …興趣和事業是不同層級,兩者不宜為一談。事業和股東、客戶存在利害關係,讓你可以有飯吃、過好的生活,是很嚴肅的事興趣則是不管有沒有飯吃,都要可以維持,只要老子高興就好的事。

    …興趣和事業能兼顧當然最好。但你必須認真評估,究竟你的興趣有沒有市場性,若只是自己喜歡、自我感覺良好,經常無法成為工作或事業。因為一旦市場需求不存在,你再怎麼努力,不但得不到成果,更會產生挫敗感,打擊自我信心,也無法帶來進一步投入的樂趣,最後成為負向循環,人生就原地踏步,無法繼續前進了。

 

* 經營企業不賺錢當然罪過,但無論如何,賺錢的目的終究離不開要對社會有意義;或做出超越消費者期待的品質或服務水準,讓花錢買你產品的人感到滿意、認同,甚至驚喜,對生活有益。類似這樣的努力方向,才是事業成功的基本條件。

    …只顧撿眼前的鈔票,我相信,不但事業規模做不大,也絕對做不出超越消費者期待,讓使用者有感的水準以上產品。

    …這些經營心得都是我六十歲以後,才完全釐清的觀念,年輕時想不到這麼多,一心只想多賺點錢,這樣說,並不表示人年輕就等於無知,而是那時人生的格局、著眼點和高度,都還存著許多盲點。換成今天的我,著眼點就相當遠,看的範圍也比較廣;更多時候,則希望儘量拉高格局。

 

一樣是面對經營危機,若是去翻商學院的教科書,恐怕不會教你,該如何找同行合作,然而,這便是一種合縱連橫的街頭智慧。我這樣講,絕非有意批判學術界,也不是對學校教授無禮,而是要強調,學校教的是可以應用的知識,但在社會上做事,光靠知識是不夠的,得倚賴扎實的實踐經驗,才可能沉澱出智慧。…不管在學校或進入社會,任何時候都要保持不斷學習的心態,這才是真正的關鍵。

 

產品是怎樣,人格就是那樣

向前跨出去一步,才能看到前面的風景;生涯的過程也是一樣,一定要先跨出去不要怕,做了以後自然就會看到下一個機會。

* 打仗打在開火前。

有「專」才能「精」:要有本事做出「未來決定現在」的判斷,則必須靠充足的「資料庫」,了解「過去」怎麼走過來的經驗,加上不斷深入經營「現況」,才能知道「未來」趨勢該怎麼走。

時間是我經常強調,最珍貴的資源

 

<待續>

arrow
arrow

    恩比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